學術活動
醫法論壇專區
2019-08-19
108-08-18-2019台南醫法論壇
§活動通知
一、議題:共創多贏─醫療爭議案件的本質與新機制
(「醫療事故預防暨爭議處理法」草案)
二、資訊:
時 間:108年8月18日(週日)上午09:00-12:00
地 點:成大醫學院第三講堂(台南市北區勝利路138號)
主辦單位:台南市醫師公會
協辦單位:成大醫院、台南律師公會
指導單位:中華民國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臺南市政府衛生局、臺灣臺南地方檢察署
報名網址:https://forms.gle/b3k25i9mmW2R5PJs7 或使用QRCode或電話06-331-2058報名均可。
§2019台南醫法論壇活動報導
共創多贏─醫療爭議案件的本質與新機制
(「醫療事故預防暨爭議處理法」草案)
由醫師公會主辦,成大醫院與台南市律師公會協辦的『2019台南醫法論壇』今天(8/18)早上在成大醫學院第三講堂熱鬧登場,對於『醫療事故預防暨爭議處理法(醫預法)草案』進行完整討論。包括醫事司石崇良司長、全聯會理事長邱泰源立委、法務部綜合規劃司曾昭愷副司長、地檢署吳協展主任檢察官、律師公會許雅芬理事長、醫策會林啟禎董事長等貴賓都親臨與會。相國理事長首先致詞感謝成大醫院、律師公會與地檢署的全力支援,舉辦論壇,也感謝大家熱烈參與支持。希望醫法論壇可以促進醫界、法界的了解,適當處理醫療爭議,提昇醫療品質,讓醫界、法界與病人全贏。邱泰源理事長則針對目前的醫預法草案,提出一些看法與憂心。希望尊重醫師專業能力的原則,透過各方溝通,讓法案更完備。
論壇第一主題由台南律師公會許雅芬理事長主持,由曾昭愷副司長說明『醫預法草案的進程與爭議』:希望先行透過院內關懷小組與調解會處理爭議。調解會透過『溝通模式』嘗試先以專業說服雙方。再以『準備評析模式』調足病歷、處理爭點,並簡化研擬問題,讓評析機構迅速判斷回覆。最後以評析結果為基礎進行二次調解,希望釐清問題後大幅提高調解成功率。
台南地檢署吳協展主任檢察官主講『多元雙向醫療爭議處理機制』試辦狀況:自106年開始試辦計劃,每年約50~60個案件,分別14, 15件送交調處,只有2, 3件調處成功。檢討過去經驗,目前多數當事人不信任調處機制、病歷調閱時機,以及調解委員的專業、調解前的專業評析等,都是造成目前成效不彰的原因。
第二部份由相國理事長主持,邀請衛福部石崇良司長主講『醫預法草案的背景、內容與經義』:
★希望透過「醫病共享決策、院內關懷小組(即時說明與支持協助)、調解會先行調解(訴訟前溝通、爭點整理、調足佐證病歷)與專責單位進行評析與再調解」等方式,推動醫療爭議非訴訟處理。
★調解會應在45天內召開調解會議,最慢6個月內完成調解(經雙方同意可延長3個月)。
★法案重點在「事故預防」並促進「病人安全」,而非「報復」:鼓勵機構「建立制度、病安通報」,重大事故「根本原因分析」並通報主管機關。
★但本法的「評析意見、內部分析與通報資料」不得採為行政處分或訴訟證據,且得拒絕提供偵查及審判機關。
醫師公會法規委員會副召委鍾侑谷醫師/律師闡述『臨床醫師與協調委員的觀點』。提到草案規定調解成立七個工作日內送請「管轄法院核定」。經核定後當事人就同一民事不得再行起訴或於刑事程序附帶民事訴訟。調解成立可以成為醫師的護身符。但鍾醫師憂心評析意見雖不可作為證據,但調解失敗後會成為後續訴訟的「重點提示」,可能對醫師不利。他並建議調解委員除了當科醫師與律師外,考慮納入「心理師、社工師」,或可增加成功率。
第三部份由醫策會董事長林啟禎教授主持,邀請醫改會代表病人團體,由研發組辜煜偉組長發表『醫爭法的主張與建言』。根據醫改會調查,有93%醫療事故民眾期待得到真相,只有44%期待賠償,有69%希望由政府委託公正第三方調查小組。醫改會認為成功調解三大關鍵包括「應有行政調查、病歷鑑定、以真相為基礎的專業調解」。期待「院內關懷、病安通報與分析調查」三位一體的預防機制。最後認為加強證據保全機制,評析團體不應只限醫事團體,應明定施行日期。希望所有醫院都要設置關懷小組,並納入、心理、法律專業小組。
最後綜合座談由醫政會召委-成大吳俊明教授主持,
★評析前的調解應該全面調查了解雙方所有的爭點,並調足病歷佐證資料,
★大部份的醫糾案件是在檢察署,而且大部份都是不起訴。所以希望在進入訴訟之前由調解會調處。
★為了鼓勵並順利推動調處機制,目前暫不考慮「使用者付費」的調解方式。
今早天公不作美,整天大小雨不斷,但阻擋不了醫師們參與論壇的熱情,各方專家與醫師熱烈溝通,期待可以增進醫界、法界與病方的了解,縮短意見差距,讓醫預法早日通過,共創醫、法與民眾全贏! (文、吳東泰副小組長)